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海灣師徒故事丨感恩有你,我的師傅②
概要:
多年來
海灣集團的導師帶徒制度
為許多新員工更好更快
適應工作崗位提供了積極助力
在師傅們的幫助下
他們快速成長為企業的中堅力量
師傅們言傳身教、答疑解惑
那些藏在細節里的成長與感動
都深深刻在徒弟們的心間······
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
一起聽聽徒弟們的心里話······
跟著師傅學化工
在海灣化學見習是我職業生涯的起點,從初次接觸復雜工藝的懵懂新人,到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崗位能手,每一次蛻變都離不開我師傅李豪的指導幫助。
記得有一次凌晨,裝置參數突然發生異常,警報聲響起,作為新手的我頓時手足無措,腦海中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戰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。師傅沉穩地拍拍我的肩膀:“別慌,我說你跟著做。”一句話一句話教我怎么處理。還有在一次突發開停車過程處理中,他一邊迅速操作系統,一邊清晰向我解釋每一個操作步驟的目的和原理。"注意這個壓力變化,現在調節這個閥門的開度是因為……”在那個緊張的時刻,他不僅確保裝置安全開車,更將現場變成了最生動的課堂。事后,他專門帶我將整個處理過程復盤,在DCS畫面上一點點分析異常原因和處置要點。這種將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教學方式,讓我對開車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
平日里,師傅對我的DCS學習傾注了大量心血。他總說:“DCS是化工廠的大腦,必須讀透它。”每次交接班后,他都會抽出時間,指著屏幕上不斷變化的曲線和參數耐心講解“這個溫度波動意味著什么”“那個流量異常可能是什么原因”。他從不直接告訴我答案,而是引導我自己思考、分析,培養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記得我第一次獨立啟動泵時,由于太緊張而導致操作失誤,但師傅不僅沒有責備,反而鼓勵道:“進步需要過程,多看多練就會了。”他特意整理了多年來的操作案例筆記供我學習,那些密密麻麻的注釋和總結,凝聚著他無數個日夜的經驗與思考。
除了工作上的指導,師傅在生活中也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。得知我離家在外,他常邀請我去家里吃飯;當我遇到技術瓶頸感到沮喪時,他會用自己的成長經歷鼓勵我:“每個高手都是從新手過來的,重要的是保持學習和熱情。”這些點滴關懷讓我在異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,也更堅定了我扎根海灣、崗位成才的決心。
如今,我在操作崗位上越來越得心應手,但始終忘不了是師傅手把手帶我走過最初的迷茫階段。他不僅傳授了我精湛的操作技能,更教會了我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。每當我平穩完成一次實操操作,準確調整一次裝置參數波動時,都會想起師傅的教誨:化工生產關乎安全,必須一絲不茍。
在職業成長的道路上,李豪師傅是我的“引路人”。這份師徒情誼,將成為我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財富,激勵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,為海灣化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(作者:海灣化學 張澤華 攝影:張麗兵)
亦師亦友的韓師傅
一年多前,我帶著初出校園的青澀,加入了堿業發展電儀部。在這里,我遇到了我的師傅韓富豪,他雖只比我年長幾歲,卻有著的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。
師傅對廠里的電氣設備了如指掌,每當設備出現故障,他總能迅速定位問題,沉穩老練地解決,讓人不得不佩服。更讓我感到幸運的是,我們年齡相仿,交流起來毫無障礙。他從不以師傅的身份自居,總是笑著說:“咱們一起學習,共同進步。”
工作中,師傅是個不折不扣的嚴師。記得第一次安裝變頻器時,我滿心以為只要功能正常就行,沒想到師傅卻對線路設備的排布要求極高,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盡善盡美。他說:“細節決定成敗,電氣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下班后,他又變成了我的朋友,我們會一起聊天,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,讓我的學習之路變得既輕松又高效。
師傅常說: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”他不僅教我認識各種電氣元件的接線方法,更會耐心講解背后的原理;不僅讓我記住電纜型號,還教會我如何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電纜。最讓我受益的是,他系統地教我如何看懂電氣接線圖和設備圖紙,告訴我“圖紙是電氣工作的語言,讀懂了圖紙,才能真正理解系統。”為讓我建立整體概念,他特意帶我走遍廠區的每個角落,從總配電室到各個車間,一一講解供電系統和設備分布。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,讓我在短時間內就建立了系統的知識體系。
如今,我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大部分工作,但每當遇到難題,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師傅。他總是耐心解答,從不保留,他常說:“技術的提升永無止境,我們要保持學習的心態。”
在我心里,師傅不僅是我技術上的引路人,更是我職業道路上的榜樣。未來,我將繼續以他為榜樣,腳踏實地,不斷學習,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(作者:堿業發展 郭旭 攝影:侯希灝)
她帶我走進孩子們世界
回想起第一次以實習老師的身份走進幼兒園教室,我的手心全是汗,孩子們的哭鬧聲此起彼伏:“老師我要喝水”“老師我要上廁所”“老師我要玩玩具”……讓我手忙腳亂,連講故事的聲音都在發顫。這時,王巖立老師輕輕拍了拍我的肩,從口袋里掏出幾張卡通貼紙,笑著對圍過來的孩子說:“咱們先聽劉老師講完小熊的故事,誰聽得認真,就能得到貼紙哦。”
那一刻,我看著她眼里的溫柔和從容,突然就定了神。王老師是園里的老教師,也是我的指導老師。她從不說“你應該怎么做”,而是用行動教我做幼師的真諦。有次我因孩子挑食而焦慮,她拉著我觀察:“你看樂樂不吃肉,不是不愛吃,是怕嚼不動。”于是,她把肉撕成一小條一小條的拌進稀飯里,樂樂果然主動吃了大半碗。她告訴我:“老師的眼睛要像放大鏡,看見每個孩子背后的小原因。”
她還是我情緒的“避風港”。有一回我因為家長的誤解偷偷掉眼淚,她說:“咱們帶孩子,就像種小樹苗,不光要澆水,還得扛住風吹雨打。”她陪著我一起找家長溝通,耐心解釋孩子在園的細節,最后家長握著我的手道歉,我轉頭看見王老師在門口比了個“加油”的手勢。
轉眼間,我已經獨立帶班11年了,會給迷路的孩子點一盞小夜燈,會記住每個孩子的飲食禁忌,會用他們的語言化解小矛盾。這些本領,都是王老師一點點教我的。她從不是站在高處的“老師”,而是牽著我的手,帶我走進孩子世界的引路人。每當我看到孩子們的笑臉,就會想起她常說的話:“做幼師,心里要裝著愛,眼里要帶著光。”而這份光,是她親手為我點亮的。
(作者:海灣實業 劉程 攝影:劉易)
我的工藝設計引路人
自進入海灣設計院,我和師傅鄧春雷已相處一年的時間,在師傅的帶領下,從剛入職時對化工設計的一知半解,到現在對工作內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,都離不開師傅的幫助和引領。
初來乍到,我對企業各方面都不了解,海灣設計院安排師傅帶我熟悉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。我的師傅是工藝二室的主任,在設計行業工作多年,經驗特別豐富,師傅先給我講解化工設計所需的基本邏輯結構框架、工藝專業所需負責的工作內容、企業規章制度以及安全注意事項,后續在工作學習中碰到的諸多問題,師傅都為我一一解答。
在我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,師傅就像一位引路人,通過實際工作一點一滴地將設計知識和工作流程滲透到我的日常中。起初,這些內容對我而言既抽象又陌生,常常記不住,難免反復詢問。就拿技改項目存檔資料的整理來說,師傅前后教了我不下三次,每一次都耐心講解,從不嫌煩,還總是鼓勵我說:“別怕,多練幾次,自然就熟了。”就這樣,我慢慢熟悉并掌握了整套流程。
參與具體項目時,無論是管子、管件,還是法蘭墊片、防腐保溫,我幾乎事事都要請教——該用哪本規范、什么材質?師傅總會第一時間把相關規范發給我,細致講解這類物料通常選什么材質,并幫我擬定初步方案,再讓我著手去做。對他而言或許輕車熟路的技改,于我卻是全新的挑戰。我往往要花更多時間,理解得也不夠透徹。但神奇的是,師傅總能在不久后安排一個類似的新項目,陪著我再來一遍,讓我在實踐中進一步領悟和鞏固。正所謂“一回生、兩回熟”,在這樣的引導下,我做過的項目基本都能真正掌握,也漸漸有信心獨立承接同類型的技改。
師傅常叮囑:化工設計是個細致活,既要認真又得耐心,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,充分考慮現場特殊與復雜,才能做好設備布置和管道走向。他也不斷告訴我:別怕犯錯,從錯誤中學,成長才是最快的。正因為坐在他對面,我常能目睹他為了一個技術細節,和各專業同事深入討論、反復協調的樣子。他那份兢兢業業、認真負責的態度,深深感染著我,讓我堅定了未來的方向——認真學規范、練好基本功,以師傅為榜樣,不斷精進專業能力,融匯理論與實際,在崗位上踏實前行,為我們企業邁向國際一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(作者:海灣設計院 馬龍飛 攝影:隋琦)
Copyright ? 2019 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聯系電話:0532-89076010
魯ICP備14024413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青島
Copyright ? 2019 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魯公網安備 37021202001462號
聯系電話:0532-89076010 | 魯ICP備14024413號 |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青島